近日,在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開放月期間,浙江省標準穩鏈提升暨標技委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溫州召開。活動匯聚國際、全國及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代表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現場達成合作意向14項,解決標準化需求38項,推動浙江標準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提升浙江產業核心競爭力與標準話語權。 會上,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介紹了《浙江省以標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通報省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成效。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等單位與省內重點產業代表簽署大宗商品儲運、綠色電子產品、寵物用品等領域標準化合作備忘錄4項。 現場對接環節中,國際標準化組織漁業和水產養殖技術委員會、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22家國際、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代表與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省物聯網產業協會等35家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代表充分溝通,圍繞智慧漁業、具身智能、綠色低碳、數字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42項標準化需求進行深入交流。據統計,現場初步達成合作意向14項,有效幫助企業解決類腦計算、新材料等相關標準制修訂、國際標準推進、標準化工作組籌建等實際問題38項。 現場還設立了“浙江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需求對接專區。平臺團隊現場為企業提供計量、標準、檢驗檢測、品牌、認證、知識產權等一體化服務咨詢,精準對接企業在智能制造、半導體、新能源等領域的需求,解決質量基礎設施相關問題15項。 市場監管總局、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溫州市政府等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言。部分設區市市場監管局代表、各級標技委專家及企業代表共130余人參加會議。 新聞鏈接 NewsLink 作為首批國家標準化發展試點省份,浙江始終堅持以標準引領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全國設立首個省政府標準創新貢獻獎,全省獲評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78項,位居全國前列。 據悉,圍繞未來產業超前布局、新興領域培育、傳統產業升級、現代服務業品質提升等17個重點領域強化關鍵核心標準供給,浙江已制定發布40余個標準體系,全省累計牽頭制定國際標準84項、國家標準3171項,位居全國前三;“浙江制造”標準體系持續升級,團體標準公開9000余項,“浙江制造”標準3923項,7萬家企業公開標準41萬項。 下一步,浙江省將繼續深化標技委、企業、政府三方合作,推動更多“浙江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國際標準,以“標準鏈”提升產業鏈韌性,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更加堅實的標準支撐。 來源 | 省局標準化處 浙里好市監 微信號|zhelihsj 活力市場 監管為民 在看嗎?那就戳個“在看”吧↓↓↓